政府斷網下的反抗!無需網路通訊App成尼泊爾救星

斷網背後的反抗浪潮

尼泊爾政府在9月4日頒布了斷網令,瞬間封鎖了包括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26個平台,意在遏止年輕人掀起的反貪污抗議。然而,這一措施卻適得其反,不僅提升了抗議的烈度,甚至導致議會與最高法院遭到縱火,還造成至少19人喪生,最終迫使總理K.P. Sharma Oli辭職。就在9月9日,封鎖令被撤回,但這段「數位黑夜」卻讓一個名字深入人心——Bitchat。

Bitchat爆火:去中心化的力量

在政府封網的危機中,Bitchat這款去中心化的聊天應用程式可以說是光芒四射。從原本的3,400次下載暴增到48,000次,這個數字震驚了許多人。Bitchat由Block的執行長Jack Dorsey推廣,利用藍牙網狀網絡,使用者無需帳號或電話號碼便可即時通訊,同時提供強大的加密保障及一鍵刪除本機資料的「恐慌模式」。據開發者表示,這一熱潮正是在年輕人對政府腐敗與社交媒體禁令抗議的高潮中誕生的。

Bitchat的運作原理



Bitchat使用藍牙 Mesh 網路,手機用藍牙彼此連線,不需要網路或伺服器。只要附近有人使使用,訊息就可以「跳躍」經過其他用戶的手機中繼,傳到更遠的人。由於使用了端對端加密,訊息只有收發雙方能看,中繼手機也看不到。

為了保密私隱,Bitchat不用帳號、不用電話號碼也可以使用,如果對方暫時不在範圍內,訊息可以先存在別人手機,等有機會再轉交。

無法阻止的訊息流通

封網行動引發的不僅是對抗議的需求增加,還突顯了去中心化工具在抗審查方面的有效性。尼泊爾的局勢並不是孤立的現象,印尼在上週的示威中也帶來了11,000次的下載量,顯示出這類需求正逐漸擴大成全球性的趨勢。更重要的是,去中心化的科技如Bitchat和VPN在面臨政府資訊封鎖時,顯示出了其「生命線」的能力。

自由科技的崛起

在這場風潮中,Bitchat被視為「自由科技」的一部分,與VPN和其他去中心化社群工具齊名。尼泊爾的Proton VPN註冊量在封網期間激增了8,000%。相較於Meta的一切運營,去中心化的工具雖然用戶還不算多,但在高壓情境下展現出的抗審查效能,使它們成為「關鍵時刻救命繩」的代名詞。
 

未來的路在何方?

尼泊爾的事件再一次印證了資訊封鎖反而會孕育出新的去中心化科技。在這樣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必須在打擊違法內容和尊重公民隱私之間找到平衡。若監管選擇全面監控,或許會促進更多人轉向難以追溯的替代方案;而建立透明的秩序則可能在安全與自由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請讚好Facebook,關注日後更多攻略及遊戲評測!



#尼泊爾 #反抗潮 #去中心化 #Bitchat #大斷網 #封網